在广东省医学会、广州市医学会的悉心指导与鼎力支持下,由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举办的“聚焦消化新突破聚宏鑫操盘,共筑健康新未来”学术大会于7月12日下午落幕。
本次大会作为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建院75周年系列活动的重磅篇章,由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旺林担任主席。学术周活动自7月7日启幕,精心设置9大专场,内容贯穿消化系统肿瘤、胆胰疾病、甲状腺疾病、消化内镜、结直肠癌早诊早筛及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等关键领域,通过54场前沿学术授课与11场精准手术演示,全景式呈现消化疾病诊疗的最新突破与学术前沿。这场高规格、强阵容的学术盛会不仅为广大医护人员搭建了跨区域、多层次的学习交流平台,更以深度的思想碰撞与技术探讨,凸显了学术交流在推动学科创新发展、提升临床诊疗水平中的核心价值,全力营造出钻研技术、深耕学术的浓厚氛围。
权威齐聚,共促消化疾病防治提升
7月12日,学术大会进入核心议程暨结直肠热点难点问题研讨培训班,来自省内外的消化疾病领域权威专家齐聚一堂,深入探索胃肠疾病前沿技术,合力攻克临床诊疗中的重点难点,共同致力于提升区域消化疾病规范化、精准化诊疗水平。
展开剩余82%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汪建平教授致辞时,对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及在推动学科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给予高度肯定,明确指出大会为区域消化疾病防治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并积极呼吁加强跨区域学术协作,凝聚各方力量共促消化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广州市医学会高昭昇常务副会长致辞时,赞扬大会为消化领域医护人员搭建了高质量交流平台,期待以此为契机推动广州地区消化疾病诊疗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兰平教授围绕早期结直肠肿瘤的全程管理展开分享,提出从筛查、诊断到治疗、随访的一体化策略,为提升早期肿瘤治愈率提供了系统方案。
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王锡山教授解析结直肠外科发展历程,结合关键技术突破节点,梳理学科演进规律,为年轻医师把握学科发展方向提供了清晰脉络。
武汉同济医院龚建平教授从解剖学角度,深入阐释了D2/3+CME手术在淋巴结清扫和系膜完整保留方面的优势,为该术式的临床推广提供了理论支撑。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李俊教授分享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的国际前沿成果,对比不同治疗方案的疗效与安全性,为临床制定个体化治疗策略提供了参考。
广东省人民医院陈汝福教授强调加强学科建设对推动胰腺中心发展的重要性,提出多学科协作模式在胰腺疾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聚宏鑫操盘,为学科发展指明方向。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陈双教授结合临床案例,阐述外科医生在技术精进的同时,需注重人文关怀,将患者需求放在首位,实现医术与医德的协同提升。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刘学奎教授介绍腋下入路机器人辅助甲状腺手术的技术优势,包括创伤小、美观度高等,为甲状腺手术的微创化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王辉教授聚焦结直肠癌腹膜转移的诊疗难题,提出精准评估方法与多学科综合治疗策略,为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新方案。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王华曦教授分享出血性痔治疗的暨医改良方案,该方案在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复发率方面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陈科全教授详解结肠镜下早癌治疗的关键技术要点,强调精准操作对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重要性,助力提升早癌诊疗水平。
大会现场学术氛围浓厚,互动环节讨论热烈。其中,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围绕靶向TOPK治疗肿瘤的免疫学机制研究内容,深入分析该靶点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潜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方向。
多元拓展,共同赋能消化疾病防治
除主会场外,大会还设置了多场专场论坛和手术演示。
在专场论坛,基层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能力提升培训班、甲状腺癌规范化诊疗培训班、广州市医师协会普外分会年会暨广州市花都区消化病质控中心会议等一系列重要学术会议在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顺利开展。
在手术演示专场,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李旺林教授团队开展腹腔镜胃肠外科手术直播,肝胆胰外科马克强教授团队开展腹腔镜肝胆胰外科手术直播,甲状腺外科程延东教授团队开展腔镜甲状腺外科手术直播,以直观生动的形式促进学术交流。
这些形式多样、内容精专的专场论坛与手术演示,为临床医护、科研人员及管理者搭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高效学习交流平台。
学科引领,共绘消化健康新图景
本次学术大会,以丰富内容、前沿视角,成为消化疾病防治领域的一次盛会。与会者表示,通过此次学术周活动,有效更新了专业知识储备,并为未来工作方向提供了清晰指引。
大会主席李旺林院长在总结发言中指出,本次盛会不仅是对过往宝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是擘画未来、践行健康中国战略的重要契机。展望未来,要将学科建设锻造成为驱动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着力构建技术创新与优质医疗服务深度融合的畅通桥梁,为提升区域医疗服务能力、增进人民健康福祉注入澎湃动能。
消化疾病防治,征程未有穷期。医者们将赓续大会凝聚的智慧与共识,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以学科建设为基,以技术创新为翼,在守护人民生命健康的航程上,不断开拓新局,共同谱写健康中国的奋进篇章。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简介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创建于1950年,2017年创建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和康复为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为花都区唯一一家传染病定点收治医院、花都区应急医院(广州市首家),是承担区内居民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急危重症抢救等的主力军,以及承担广州北部区域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任务的主阵地。医院设有新华路总院、宝华院区、田美院区,编制床位1020张,实际开放床位1050张,在职员工约2000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近1700人;医院科室设置门类齐全,设有53个业务科室、2个科研平台。医院先后荣获“广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成效明显的单位”等荣誉称号。
医院接续创建成为国家级标准版胸痛中心、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国家标准化房颤中心、全国临床药师学员培训中心、“中国前列腺癌全程化诊疗建设中心”单位等,通过国家电子病历应用水平分级评价五级、“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甲等”测评;在全国探索建立区全科医学培训中心,在全省入选首批县级慢病呼吸疾病防治中心、首批县级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全市首家医疗机构实现全场景“刷脸”无感支付就医、入选广州市区域乳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首批建设单位、首批“广州市卒中急救地图医院”、第一批广州市儿童友好试点基地等。医院学科建设综合指数在广州市15家市属区属三级西医类综合医院中排名第5;在广东省56家市属区属三级西医类综合医院中排名第8(数据来源: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事务中心《2023年广东省DRG住院医疗服务综合评价分析报告》)。
根据最新公布的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2023年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院在全国1588家三级综合医院中排名前20%-35%,等级跃升至B++;2022年广东省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排名57名(全省121家三级西医类综合医院);2024年广州市三级综合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监测指标排名第6位(全市15家三级西医类综合医院)。
文|王沫依 钟小兰 吴嘉敏
图|医院提供聚宏鑫操盘
发布于:广东省科元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